close

詞/李壽全、武雄 曲/李壽全

台灣東邊的海岸 日頭浮海先照著山
人口無多人講後山 尚欠病院起在這

盤過山 盤過山 盤山過嶺為按怎
為著親人的性命 三更半瞑扛咧行

師父看著心不甘 舉辦義診來救人
一禮拜兩擺十五冬 起病院是心內的央望

站在這邊看過去 農場內底的魚池仔邊
牛在吃草草青青 咱要在那起病院

經費估計要六億 善款只有二十分一
為著醫療的品質 師父決心要起病院

盤過山 盤過山 盤山過嶺為按怎
為著要成就慧命 慈濟人對師父行

病院起好是東部上大 成本加到八億外
花蓮的人攏知影 以後看病免出外

盤過山 盤過山 盤山過嶺為按怎
醫療團隊志工作伴 疼惜生命作陣行

台灣東邊的海岸 日頭浮海先照著山
善良的人慈濟列車 慈濟病院永永久久守護生命

慈濟人對師父行

------------------------------慈濟月刊434期  文◎李委煌

當吉他聲緩緩揚起,現場跟著趨於寂靜,像是一股懾人的吸引力,將會眾的心凝聚得更堅;飄揚的旋律,有證嚴上人早年建設花蓮慈濟醫院的憂欣,前塵甘苦化作芬芳音符,聲聲句句入人心。

動人樂曲後的影片,閃動著一幕幕今昔畫面:上人早年訪貧、精舍發放、建院預定地、動土典禮……隨後出現上人抿著嘴脣畫面,只見淚水在雙眼裏掙扎,像是他怎麼也抖不落的一顆心。

這首由李壽全所寫的「盤山過嶺」,在今年的每一場慈濟歲末祝福播放;李壽全用閩南語唱出當年建院背景,一個傳遍於百萬會眾間的慈濟故事……

◆來到後山的海岸

民國四十九年,東西橫貫公路通車,開啟了台灣交通史上重大的里程碑;民國五十一年,證嚴上人離開台中豐原家鄉,輾轉台東、玉里來到花蓮;民國五十五年,上人創立克難慈濟功德會。

上人回憶,當年許多人搭車遊覽,穿梭公路的巴士還開著頂窗,方便旅客沿途欣賞斷崖奇岩。上人慨嘆,一樣搭車來到花蓮,但他非為遊覽,而是辭親割愛、遠離俗家,希望找個隱蔽處落腳,以參透生命真理。

期間,上人走過獨修、講經、創會、建院,曾經的踽踽獨行,如今卻是一呼百應;若非一路同行,實難體悟箇中辛酸。

上人說,畫面中的抿嘴與含淚,正是花蓮慈院動工當日,當時任職內政部長的林洋港先生,正在台前賣力致辭,站在他身後的上人,卻是憂欣交集、苦樂皆有──儘管醫院已動工,但手邊所募經費,卻如歌曲中所唱:「經費估計要六億 善款只有二十分一……」

這一幕的出現,讓現場會眾紛紛拭淚。

那天,馬來西亞志工返台,李壽全播放音樂影片並現場演唱分享,但當映出上人那畫面時,他竟覺喉嚨一緊,差點唱不下去;翌日,新加坡志工返台,他又唱了這首歌,同樣的畫面將出現時,他決定別過頭去……

「畫面裏的上人,看起來是多麼年輕呀。」投入歌曲旋律的李壽全,似感受得到上人當年的壓力……十八年前的那個畫面,他相信慈濟人看了都會感動,尤其曾跟著上人走過那一段路的弟子,一定各有「盤山過嶺」的相應感慨。

◆翻山越嶺為那樁

進入慈濟前,李壽全未曾寫過閩南語歌,對於創作「盤山過嶺」,他自己也頗感驚訝。

去年八月,李壽全為大林慈濟醫院寫了「田中央的大病院」,上人很滿意,遂請他也為花蓮慈濟醫院寫歌。於是他很快寫了首融匯有「藍天白雲」、「靜思」、「竹筒歲月」等「慈濟語彙」的歌詞,上人聽後雖沒評價,但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還可以更好」之意。

回頭再看看歌詞,李壽全自覺對慈院的確缺乏感情,像只是把字「填」進去而已。

也許是有感而發吧,又或刻意為李壽全「惡補」,那天上人對著他細數當年慈院環境、覓地波折、募款辛苦、落成欣喜等往事。

當日返北途中,李壽全一路默默,心思全揣摩著歌曲該如何詮釋。

許多人咸認同,也或許有過該經驗,即一個好的創意,並非苦思或拚時間即可求得,它往往源於一個偶遇、一個靈感。

對李壽全來說,他的經驗也頗為類似;那天走在路上,「盤山過嶺」四字忽地「蹦」了出來,像是位不速之客;當下他有了恍然大悟的新視野。

「慈濟未建院前,病人怎麼辦?」李壽全自問。由於花東缺乏醫療院所,病人若非送往宜蘭就是台北;早年環境困窘,不難想像病人得扛著走,然後翻過山嶺去看病,於是他寫下了「為著親人的性命,三更半瞑扛咧行」這句歌詞。

確立「盤山過嶺」是適當的寫歌動機後,李壽全開始構思故事;完成初稿後再由閩南語作詞家武雄潤飾用字、押韻下,完成這首九段三十六句的閩南語歌曲。

李壽全思考中的「盤山過嶺」,不僅是為親人的奔波,尤其在上人決心蓋醫院後,更有慈濟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追隨上人;也就是說,先是病人盤山越嶺向外求醫,之後慈濟人亦跟著盤山過嶺而來。

待醫院蓋好後,醫師、護士又跟著翻山越嶺踏入花蓮服務,甚至大家更進一步翻過一個個小山頭,進入社區從事醫療義診。

李壽全詮釋,不同人先後盤山過嶺,卻一樣為了東部醫療。

◆建院是心底的願望

上人回憶,花蓮慈濟醫院現址當年是座草埔,上面有魚池,許多牛隻就放牧在那兒……李壽全依著構思出一幅圖象,因而寫下「農場內底的魚池仔邊 牛在吃草草青青 咱要在那起病院」這句詞。

「『咱要在那起病院』,這句話你會不會覺得很耳熟?」猶記得新店慈濟醫院動工時,李壽全看到志工領著會眾來到工地,然後指著預定地說:「咱要在那起病院」。印象中,他常聽到慈濟人這麼跟會員說。

「咱要在那起病院」、「咱要在那起學校」……慈濟人在土地仍空曠荒蕪時,常跟會眾描繪此番建設願景,李壽全認為這句話是「非常慈濟」的語彙,他相信很多人聽了都會有股親切感。

在創立慈濟功德會到建設花蓮慈濟醫院之間,上人克難地進行了十五年的義診,以每週兩次來算,也累積了一千餘次;如此艱辛的義診歲月,李壽全一句「一禮拜兩擺十五冬 起病院是心內的央望」就將它描寫完了。

而首段的「台灣東邊的海岸 日頭浮海先照著山」,李壽全說,歌詞中的「浮海」,其實是上人的修詞。花蓮仳鄰太平洋,距離東升旭日最近,對花蓮人而言,朝陽是從海平面上「浮」出來的,因此比「日頭出來」原句傳神許多。

整首「盤山過嶺」,就這麼將早年上人建院的環境、心情、困難等「場景」階段性地唱出;李壽全說,它就像是首民謠史詩,不適合太複雜的音樂變化,尤其它本身的故事已很豐富,他希望做到的是:讓大家在演唱時,可以不看歌詞文字即聽得懂。

一般閩南語歌唱,不但咬字重,表情也較豐富,少有這般平淡、輕柔的詮釋唱法。

以「盤」山過嶺為例,李壽全說,國語有「翻」山,但念起來缺乏一股閩南語味;那麼「搬」山過嶺呢?像是傳說中的神話故事;「攀」山呢?也不太對勁,想來想去,還是「盤」山最恰當:一種「盤旋而上」的感覺,尤其面對險峻的大自然,東部人總是得盤旋過山,才能抵達目的地。

將歌寫好後,李壽全自己相當感動,「我沒有浪費、更沒有辜負這個好故事。」畢竟所有創作,無不希望分享;李壽全希望別人聽到歌時,也能有與他一樣的感覺。

◆善款不足,決心不減

當年支持上人建院者,莫不以為只是想蓋個「診所」而已,所以當上人說他希望能有台大醫院那般規模時,大家全嚇壞了。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回憶,她隨後陪著上人前往台北參觀一所經營成功的醫院;該院院長為了經營醫院,體重從八十公斤瘦到六十公斤,他認真地對上人說:「醫院很難經營,建議法師不要蓋了……」

上人強調他是宗教家,非為建院而建院,尤其當年許多人認為佛教是「老年人的宗教」,在花蓮蓋醫院救人,就是為了證明佛教徒淑世的愛心,他不僅決心建院,而且還要蓋至少六百床規模的大醫院。

院長說,該院兩百個病床約需兩億預算,因此六百床規模就至少需六億……

身旁弟子聽了,頓時面色如土;隨後上人說,預算總是抓不準的,其實估計需要八億……

林碧玉說,當時花蓮縣政府一年預算也不過一億元左右,一介瘦弱女尼發此宏願,實在令人震懾。

◆許下生生世世的誓願

回首過往,上人建院已成了美談,然追憶當年弟子對上人的信任,實有股「誓死追隨」的壯烈。

因此,「慈濟人對師父行」被李壽全寫入歌曲最末一句,而它也是整首歌最動人的;結束前連唱九遍,一次比一次令人振奮。

上人說,儘管當年那麼多人勸他打消建院念頭,但他卻對著弟子說:「當我決定要蓋醫院,我就頭也不回,因為相信你們會緊緊跟在後……」感動之餘,李壽全揣摩了這分信任之情,決定寫下這句歌詞。

慈濟人盤山過嶺,來到花蓮跟著上人走,反覆地吟唱,表現了慈濟人一心一志的跟隨;而歌曲中的搭配畫面,從早年弟子寥寥無幾,隨著一句句「慈濟人對師父行」漸增,直至弟子多到塞不進鏡頭……

猶記初次試唱,當哼到這句時,謙虛的上人直覺不妥,建議改成「菩薩道大家一起走」,他認為自己無法永遠領著大家一起走;李壽全旋即回答:「會會會,不管上人去那兒,我們都會跟著您走……」

慈濟人跟隨上人,是大家所許之願。李壽全以為,即便上人未能陪在海外慈濟人身邊,但他們不仍緊緊跟著嗎?追隨是種精神的認定,一旦確立了,就是生生世世。

「盤山過嶺」,李壽全唱得輕,也唱得清楚;歌聲後的吉它輕奏,像是彈起淡淡的前塵往事。

當年落腳花蓮、並在小木屋中修行的上人,在獨修一段時間後,體會到只求解脫自我太渺小,因此毅然走出小木屋,以濟貧教富為使命,慈濟功德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創立了,而花蓮慈濟醫院更開展出慈濟醫療奇蹟的源起。

現在,許多人都只見到慈濟那麼大、醫院那麼好,或不覺、或淡忘了過去的辛苦歷程;回憶早年的一步一腳印,讓大家見證了「善的循環」力量之大、見證慈濟人歷久彌堅的信念……

隨著這些醫病救苦的歷史,上人悲憫的宏願以及慈濟人的精神,也一次次銘刻在社會大眾心中……

  http://taipei.tzuchi.org.tw/monthly/434/434c6-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illthou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