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事件日期:2006/11/04         ◎顏倩妮/馬來西亞報導

◎資源有限 艱辛辦學

有家歸不得,是馬來西亞士拉央宗教學校緬甸孩子身在異鄉的寫照;失去家園的庇護,在未取得難民證之前,還得躲避政府執法單位的掃蕩,過著東竄西躲的日子。

因為不忍孩子流落街頭,不識字,不會祈禱,不會讀《可蘭經》;緬甸回教徒烏斯達玆阿哈菲(Ustaz Alhafiz Hashim)決定收留他們。他在士拉央批發中心三樓租屋設立宗教學校,教孩子讀《可蘭經》和宗教禮儀。烏斯達玆靠著在批發市場搬運貨物,日薪馬幣三十令吉,一個月九百令吉的收入來維持所有經費。

兩房一廳的店屋,大房成為孩子們的臥室,小房則闢為老師的房間,客廳被改為課室。課室沒有空調和桌椅,室內燈光微弱,只有一把風扇能使用,以及兩尺大小的白板。老師把幾張矮長凳充當學生的桌子,孩子盤坐在地上聽課。

◎入不敷出 但不輕言放棄 

從開始收留三名孤兒,目前,烏斯達玆已收留了七十三名難民孩子,其中四十名寄宿在宗教學校。人數增加,空間變得擁擠,所以烏斯達玆自去年就籌款尋找另外更大的空間。

獨力支撐宗教學校,每個月支付老師的薪水,店屋的租金,加上孤兒們的伙食費和教育費,他坦言力不從心。

「教學中心的開銷每個月需用上六千令吉,我實在不懂怎樣維持。幸好有善心人士每個月補助我們的生活費和教育費,慈濟佛教團體也在金錢上的支援,減輕我很多的負擔。」屢經幾次想要放棄,最終還是一心不忍孤兒無人照顧和教誨而打消念頭。

◎撇開膚色 他們只需多一分愛

「孩子還沒有來上課前,時常到處遊蕩、不懂禮貌。在這裡,我教導他們最基本的宗教禮儀,讀《可蘭經》、學禮拜。再加上每個月慈濟大專生來這裡教學、帶團康,孩子都很喜歡!他們還希望哥哥姐姐可以每一天都來教學。」

二OO六年十一月四日,下著傾盆大雨,卻不阻慈青要前往探望士拉央弟弟妹妹的心。馬來亞大學以及拉曼學院六輛車的慈青載了幾張矮桌、食物、飲料、以及一盒盒的蛋糕,雖然開齋佳節熱度已過,但慈青要給緬甸籍弟弟妹妹不一樣的節目。

活力充沛的緬甸孩子,跟隨音樂擺動身體,大手拉小手,慈青放下身段,與孩子們打成一片。

「基礎班的小朋友從不會英文字母ABC,到自己會念會寫。而大班從對馬來文一竅不通,漸漸學會了聽、寫以及寫短篇作文。」拉曼學院慈青房燕珊從參與士拉央難民兒童教育計劃約有一年之久。

「無論在教學中面對多少困難,我們都不能放棄這群小朋友,他們要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多一分愛和關懷,這是我們很輕易可以給他們的!」見到這群無依無靠的難民孩子,生長於單親家庭的房燕珊將心比心,頓悟即使環境多糟多窮,也不能窮教育。

◎孩子的避風港

「我很喜歡這裡的環境,不必挨餓、有同伴一起玩,還有哥哥姐姐來教我們讀書和遊戲。」處於歡樂中的安瓦(Anwar Bin Hasan)這樣表示。

安瓦五歲那一年,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雙親吸毒,執法人員一次掃蕩時,父親成功逃走,母親則來不及躲避被捉走。從此,安瓦變成了孤兒,過著流浪的生活,肚子餓時就到處去偷雜貨店的乾糧充飢。

有一次,不幸被人逮住,老闆憐憫孩子流離失所,無人從旁引導他正確的教育。寬恕他之餘,也把孩子帶到烏斯達玆的教學中心,請烏斯達玆看在阿拉份上,好心收留他並灌輸他良好的知識

在教學中心安居了一年,安瓦有了個屬於他的避風港。長大後的他,要學烏斯達玆校長一樣,教導孩子讀書。  

撇開膚色、種族和宗教的差異 ,志工全心全意地關懷難民孩童的教育,讓他們在飄泊之中,感受到異國的溫情。

http://www2.tzuchi.org.tw/tc-express/html/ex-charity.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illthou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