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事件日期:2006/12/23~2006/12/29           ◎顏倩妮、王巧梅/花蓮報導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全球九個國家的慈青幹部雲集於花蓮靜思堂,進行三天兩夜的全球慈青日及五天四夜的海外慈青幹部精進研習會。中南馬暨東馬五十多位師姑師伯、學長、慈青幹部及三十位畢業慈青同時搭上尋根列車。

證嚴法師開示:「慈青是慈濟未來的希望,要肩負未來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的重任,期許全球慈青重整步伐,將靜思法脈的種子深耕心中。」

台灣花蓮本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對慈青幹部提問,地球目前已經不再是暖化,而是熱化,身為慈青幹部能夠做些什麼呢?

全球慈青期許於二OO七年動員起來,為地球盡一分心力。而台灣慈濟大學慈青首為先鋒,向當地的餐店推廣,用自己的飯盒打包者享有優惠的運動;目前已經有八十多家響應,輝煌成績讓各國慈青躍躍欲試。

考量到各國慈青難得回台灣一次,靜思精舍師父及台灣的慈濟人將最好的帶給大家,安排一系列精采的課程和資深的講師,期許學員穫益。

從籌建花蓮慈濟醫院開始就跟隨證嚴法師,全程陪伴慈院成長的林碧玉副總,談起過去艱辛的建院歷程,雖是雲淡風輕,但當時內心的煎熬,不為外人知;咬緊牙根堅持護師之心,讓慈青們潸然淚下。

◎禮教之美 結好人緣

育之以德,培育出文質彬彬之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李阿利師姊主講「禮教之美」。一身柔和忍辱衣(慈濟委員服),輕聲細語、舉止端莊,不僅吸引現場女生,連男生也聽得津津有味。阿利師姊告訴大家:心寬是善、念純是美,心寬念純就是美善。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者,理也;合禮,則合理。這樣的禮不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還存在於生活中的細節。

心美,形態要美;形態美,動作更要美。因此,做人要內蘊外行,臉上有笑,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阿利師姊還傳授微笑哲學給現場的每一位:微笑時只露四顆牙,大笑時不露超過八顆牙,而且下排牙要「深藏不露」。除了微笑,也不可忽略高雅的形象,包括儀容(頭髮、衣服合宜得體)、儀表(結好人緣、以客為尊)、儀態(態度謙恭、禮敬他人),以及柔和聲色(輕聲細語、微笑說話)。這樣的形象美,人品高,即是慈濟的團體美。

◎「師公路」不易走

清晨五時,上百位慈青鴉雀無聲邁開腳步, 耗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從靜思堂徒步回精舍。沿途聽鳥語蟲聲,遠眺中央山脈,見太陽東升,金黃色的陽光灑在稻田和綠油油的草原上,加上冬天涼涼的風,吹走了人們的煩惱……

「歸來……歸來……從不同的方向歸來……」歷經艱辛,終於等到了這一刻!兩百多名海外慈青回到心靈的故鄉——花蓮靜思精舍,馬來西亞畢業慈青田思思激動得熱淚盈眶。盼了兩年,最終盼到「回家」了。她輕撫著精舍的一磚一瓦,感受到腳踏在心靈故鄉的滿足。

「在精舍吃一頓早餐,感受到好幸福!」常住師父們一個小小的動作,讓慈青學姐唐秀菁心存慚愧,深深覺得自己實在受不起師父們熱情的款待。

◎人人自我期許

楊仁慧畢業後,任職巴生靜思書軒暨社會教育推廣中心,當下發願要幫上人多承擔、不讓上人這麼辛苦,要守好這個家;她坦言:書軒和社教中心就是她的「家」!

仁慧眼見精舍師父求法心切、自力更生、不受供養、慈悲而堅定的眼神,那種付出的身教和言教令人敬佩。

「很多答案、很多事理都是要自己去尋找的,不可有求於別人對你怎樣,答案還是在自己的一念心。」在與精舍師父進行「飲一杯智慧的水」環節中,楊仁慧找到了答案。

小休時刻,在屆慈青幹部彭星焜忍受不住數日來情緒的壓抑,飛奔到洗手間嚎啕大哭!抽泣中,學長的肩膀彷彿是汪洋大海中一塊救援的浮板。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學長們遇到任何艱辛都沒有放棄……,我已經明白為什麼你們這麼堅定要回來慈濟志業體上班!為什麼我這麼遲才發覺?……」經過這幾天心靈的洗滌,星焜原本對慈濟的疑惑,剎那找到了答案。

「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終於找到自己的方向了!我決定回國後,承擔起推動慈青的責任。」當下他慎重地對學長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慈濟菩薩道是一條不悔之路,經過了在花蓮靜思堂的充電,慈青找回了自己的初發心,回歸原點,重新出發。不再猶豫,緊隨前方的隊伍,繼續往前走。

http://www2.tzuchi.org.tw/tc-express/html/ex-culture.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illthou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