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03/22

1991對慈濟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年。

百年不遇的華東大水災、兩岸政治對峙的氛圍、無助的災民,想援助卻不得其門而入的慈濟人。這些原本互異元素,因為證嚴法師一念慈悲,而找到交集。多方努力促成破冰之旅後,藍天白雲的身影,出現在大陸神州。

於是,安徽的全椒縣民,成了第一波援助對象,除了發放物資,興建大愛屋。上人體諒當地獨居老人的孤獨,決定援建十所敬老院。至今將近十五年,這些苦樂家園裡,其實充滿許多感人故事。孝親敬老,意義彰顯在遙遠的安徽鄉間。慈濟人的「陪伴」因此成為本集主題與老人的依靠。

陪伴─老人篇章」裡有這麼幾個主人翁。

九十多歲的吳伯凱是國民黨老兵,1992年住進陳淺敬老院。他年輕時獻身軍旅,也因為處於大時代歷史舞台中而顛沛流離,幸好,最後落腳在慈濟人援建的敬老院。對他來說,自己已經沒有親人,唯一的親人,就是慈濟人。為了表達思念,吳伯凱還把證嚴上人的法相放大,放置在房間一角作為精神支柱。

澳洲分會志工溫慶玄,本來具有濃厚的商界習氣,加入慈濟後,逐漸修身養性,原本跟媽媽之間,只是單純的母子關係,在參與敬老院活動後,看著異鄉的獨居老人,這像是種互覺,他開始學會傾聽母親的聲音,也終於體驗到上人所說行善、行孝不能等的真諦。

另外,在全椒縣復興鄉,有位花甲老人王守成,他是個窮苦農民,但為了孝親,卻貸款三千多元,親身背著老母遠赴北京開眼界。一個卑微的孝子心願,背後彰顯的意義卻偉大而無價。

十五年來,無數慈濟志工把對老人的愛留在全椒,也象徵了綿延不絕的長情大愛,將會是他們永恆的陪伴。敬老、孝親,這不變的人文價值,現代社會為人子女者,應該細細呵護。

http://www.newdaai.tv/chinese/program.php?func=program_view&id=87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illthou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