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05/13

傳說黃土高原上很鄉下的地方,剛出生的小嬰兒所見到第一個進屋子裡頭的人非常重要,這個嬰孩會繼承這個人所有的人格特質,如果傳說屬實,那麼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時刻,早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意謂著人生越到後頭就越不重要。

而就理性的看法卻是,人會經過成長而洗鍊,方才造就出自己獨特的人格特質。一生的大事隨著年齡成長而越來越重要,東鄉縣整個地理環境處於甘肅的中部,處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界,整個地形中間高四周低。

看不見的獨特景觀,荒涼而幾近寸草不生,少了鳥類的棲息和勁風來襲,這裡根本不下雨,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20毫釐,僅僅相當於台灣梅雨季一天所下的雨量。

大山一脈接著一脈,每座山中間隔著的盡是斷崖峽谷,平均都在2000公尺高的居住地,谷地落差卻有著幾百米,甚至是1000公尺深。

天不下雨,東鄉人每天只好一早起來,就得去深谷裡挖水,挑一趟水總要上下個3公里3個小時,每天起碼要挑個二三趟,才能供一家大小飲水,煮飯、洗澡、洗手、洗衣、洗碗,還要給牲畜飲水。

東鄉地區的飲水,主要是到山底下那個泉水,或者是作為水庫飲水的地方,是去靠人力、獸力,都是背或者拖這樣解決的。東鄉的四周都被水給包圍著,尤其是西南邊的大夏河,東邊的洮河和北邊黃河上的劉家峽水庫,因為依著田地而居,絕大部份的東鄉人生活在乾旱的高地上,只是迫於以往技術上引水的困難,四周的水距離他們更是顯得遙遠。儘管水源取得困難,東鄉族根據古蘭經的教義強調穆斯林要講究清潔衛生,並視水為聖潔的象徵。

甘肅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企圖解決水資源的問題,由中央撥款興建「南陽渠」,由隔鄰的廣河縣引水上山做農田灌溉和提供自來水系統,現在仍在施工中;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由甘肅省慈善總會邀請民間慈善團體,共同為東鄉興建水窖。

慈濟基金會在1998年應中央民政部的邀請,在甘肅省慈善總會的幫助下對乾旱的縣份進行了初勘,其間拜訪了著名的蘭州大學,乾旱與草地生態重點實驗室,最後採用了當時最新的集雨水窖工程技術。也就是在每家庭院興建約80立方米的水泥地,儲水池和8米深的水窖。一旦遇到下雨或是下雪,居民先將一層較為骯髒的泥水掃入一旁的排水口,接著在儲水池集雨導入水窖之中,最後等待沉澱成為乾淨的水,如果水窖儲水有7分滿,就可供一個5口之家半年的用水。第一、第二期水窖在甘肅南部會寧和通渭兩縣,共興建了351口水窖。

水對於現代人來講因為太容易取得,往往忽視了水到底有多重要,對於居住在旱地的人而言,反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以往對居住在高地的東鄉人來講,一生的大事只有兩件事,就是去挑水和種田。全村40幾個小孩子沒有一個上學,為了幫助偏遠失學小孩上學,慈濟於2004年11月在車家灣鄉水家村興建完成八間教室的小學,讓教育能紮根下一代。水對東鄉族來講,是最貴重的東西,家裡有沒有水窖,就成為好人家的重要指標。

水窖到的鄉鎮有12個,截至目前興建了3609眼,解決了3600多戶的人畜困難,人生中有許多寶貴的大事情,對東鄉人來講,水資源成為最重要的事,估計整個東鄉縣還需要興建4000口水窖。而精神領域最重要的,則是服膺伊斯蘭教義。對於慈濟人而言,讓所有的人感受到一份溫馨的關懷,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

http://210.59.147.4/chinese/program.php?func=program_view&id=112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illthought 的頭像
    stillthought

    stillthought 靜思

    stillthou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